按照习俗,中国人要在清明节或先人生日、忌日等重要日子到先人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烧纸钱祭奠,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 但对先人的祭奠活动也为迷信活动和铺张浪费提供了理由。据调查,每年北京市居民用于清明祭奠、扫墓的花费近1亿元;哈尔滨市民清明节平均每家烧掉50元。此外,野外烧纸、燃放鞭炮祭祖也造成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 中国最早的网上纪念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但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不成熟、网络带宽不够、网民数目少、用户硬件差等原因,发展比较缓慢。 民政部2004年发文曾提出,要倡导和鼓励互联网上祭扫等形式,营造文明祭奠的社会氛围。此后,各地殡仪馆很多都建立了网上祭奠场所,在为人们提供网络祭奠场所的同时也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这些网上纪念馆规模都不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祭奠发展迅速。目前,国内有大约30家网上祭奠网站。 “无尽的爱纪念网”创办人之一陈蕗介绍,网络祭奠的好处是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同时,网络祭扫还是一种环保、安全、节约的祭奠方式,可以避免铺张浪费和环境污染。 “无尽的爱纪念网”正在建设英文和繁体中文版,以满足已故海外华人的落叶归根夙愿。用户可以在这个虚拟空间里选择先人的原籍省份的墓园进行祭奠。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网络能像真实祭奠一样表达人们对先人的哀思。有网友认为,网络拜祭形式不够严肃,扫墓的意义在于亲眼看看亲人安息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宁愿在心里默默怀念。 |